写给韶灌先辈的一封信 | ||||||
| ||||||
亲爱的先辈: 流水如丝如缕,悄无声息地穿梭于山林间,涓涓细流,清新婉约。渠道边,蝉鸣阵阵,蜻蜓低飞,水稻长势喜人。站在您曾经建设过的渠道上,抚摸着护栏立柱,我不禁感到心潮澎湃。 前几日翻看留存下的旧照片,寻找那些沉睡的画面,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又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回到了那个“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火红年代。 照片里的韶山灌区,红旗招展,锣鼓震天,大家光脚穿草鞋,自制柳条“安全帽”,干活用锄头、靠肩扛手抬,睡的是用砖头、木条垒起来的连铺。您的工友说,大家当时还吟诵着“战地诗歌”——“十万愚公上高山,攒劲挖来攒劲担。送走千年旱涝苦,挑来幸福满人间。” 您一定也觉得,灌区的修建是一件利民的大事,大家再也不用饿肚子,每个人都能吃饱饭。连毛主席都说:修得好,修得快,但还要看工程发挥的效益,粮食要增产,要高产才算。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亲眼见证,让照片中保存的记忆化为真实。在微风的吹拂下,层层梯田绿浪翻滚。当年灌区建成后,彻底改变了当地长期受困水、旱灾害的状况,默默滋润灌溉100万亩农田。我不禁想到了您建设灌区的艰辛。 绝壁点炮,让您的腰间被绳索勒得血肉模糊;竖井开掘,让您因疲劳过度昏倒在泥水中;渡槽作业,让您每日往返270多次、每次担运卵石130斤……您的工友工地女英雄戴中桂“三推婚期”、设计师上官能奔走百里工地……我时常在想,究竟拥有什么样的意志,才能靠着锄头、铁钎、扁担等传统工具肩挑手挖,仅用10个月时间,就劈开了110多座山头、架设了26座渡槽、打穿了10个隧洞,让湘中地区的人民告别洪水与旱灾。 我想,一定是“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攻坚克难、勇于创新”的韶灌精神。这一精神代代相传,早已融入新一代韶灌人、新时代八局人的血液中,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半个多世纪以来,年逾花甲的灌区,仍在湘中大地延续着自己的使命,渠道水清依旧,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幸福渠”。 但因受当年的条件限制,部分结构物已达到使用年限,为适应现代化需求,韶山灌区的改造、升级、重建被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 2022年9月,作为新时代的八局人,我来到了您曾经奋斗过的地方。驱车行驶灌区内,阳光耀眼,稻浪翻滚,眼下正是丰收好时节。那一刻,我明白了您在灌区坚守的意义。如今,我,还有我的伙伴们——我们,又回来建设灌区了。 我们是渡槽队的后代,我们赓续精神,守心如故。我们是“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是渡槽专班,我们积极开展“团结奋战·执行实干”“聚力攻坚·实干创效”劳动竞赛,全力推动涓上飞涟、楠竹长虹两座渡槽拆除重建。2024年1月28日,涓上飞涟渡槽主体成功合龙,较原计划提前20余天;2024年3月13日,楠竹长虹渡槽成功合龙,保障了17万亩良田春耕春播。渠水泱泱知我意,水润沃野保粮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稻谷金黄,瓜果飘香,一渠惠民生。 我们是技术队的后代,我们坚定进取,抵过荒芜。我们成立项目科研团队,针对涓上飞涟渡槽拆除重建采用的装配式连拱渡槽关键技术研究立项,主要研究内容包含施工导截流、渡槽爆破拆除、基坑开挖、基础施工、构件预制、吊装、安装。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有效控制实施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目前,我们共优化设计7处,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完成工程局工法1项,发表论文2篇,为项目创效约1500万元。 我们是设备队的后代,我们砥节奉公,不忘初心。我们在设备物资领域开展业务和岗位廉洁风险全面排查,将廉政风险防控关口前移,通过进一步明确岗位风险防控责任,完善详细的廉洁风险管控措施。我们大力推行廉洁承诺制度,与设备物资供应商签订《韶山项目廉洁监督“双承诺”协议》;我们不断完善物资盘点方式,采取“一人盘点、一人监督”,“以物对账、以账对物”的形式对物资型号、数量、品类等进行核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确保盘点的准确性、真实性、公开性。我们坚持原则,敢于说不,积极营造内外廉洁清正的氛围,助力供需双方沿着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阔步前进! 先辈,您看到了吗?今日之韶灌,碧渠密罗、稻菽千重,少年们正以传统之薪,燃时代之烈火,盛世之下,余荫之下,恰青春之时,奋楫笃行,绵延薪火,以书为引,再遇韶山,再遇灌区,山水此相逢,唯愿盛世此中华! 韶山灌区项目青年 2024年8月19日 | ||||||
【打印】 【关闭】 |
浏览次数: |